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创业联盟 - 创业者

  • 分享

    如何让自己的创业项目“性感”起来

    1方竹 2013-08-26 22:07

    在硅谷有一个有趣的说法,人们会用”不性感(unsexy)”来形容你做的事情没意思。对创业公司来说,多数情况下这个unsexy在说的是——面向企业端的产品,他们通常不太容易让消费者弄明白;还处于没有找到“拐点(turning point)”或者没有确定产品模型的初期创业公司。但是创业的未知数我们都难预测,如果你和这两类公司的情况类似,就意味着“不性感吗”?

    当然不是的。

    最近在硅谷山景城举办了一场叫做unSEXY的活动,这是孵化器500 Startups每年都会举办的一场针对前面说的两类公司的讨论活动。它的主题主要围绕一个初创公司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例如用户增长、招聘、产品设计、如何建立品牌并持续增加用户转化率等。

    我们来看看他们都分别分享了哪些经验:

    首先,如何拉动用户增长——Growth Hacking,以及,“不断的去做用户测试,超过你计划的10倍。”

    来自SlideShare的CEO Rashimi Sinha提到了Growth Hacking,这是创业公司单纯为了拉动用户数量的增长而采用的技术方法,例如病毒式营销,但是它和普通的市场推广不同,它依赖的是技术。总结来说,Growth Hacking和普通的市场推广有很大的不同,它甚至是个功利性比较强甚至无聊的工作。Rashimi Sinha说她从SlideShare中学会的经验是:永远不要想着找几个能力超强的hacker来解决一切问题,Growth Hacking的核心仍然依赖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增长的拐点取决于时机,当用户数量达到不同的阶段——她用几千人(构成核心竞争力)、接近百万(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位置)和一千万(着重考虑持续增长问题)作为三个不同划分阶段——在这些重要的时机里创业公司要考虑怎么样用迭代的产品和用户见面。

    来自租房平台Lovely的联合创始人兼CTO Doug Wormhoudt说Lovely的经验是不断的去做用户测试,“我们做用户测试超过原计划的十倍之多。” Doug Wormhoudt开玩笑说Steve Jobs是说过用户并不清楚他们想要什么,直到你把产品给他们。“但是在这之前你至少要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不断的去问他们,然后调整。很多时候你以为你很了解他们,当你去和他们交谈之后就发现你错了,不要让你自己的想法影响了你对用户的了解。”

    其次,招聘采用十字架模式——谨慎,尽量找通才和精通个别领域的人才,在招聘工程师这个职位时,多去开源社区看看。

    有几个演讲者来分享这个话题,我认为最有价值的是来自GitHub的Zach Holeman。他在演讲以及台下的采访中告诉我GitHub到目前为止有199人了,团队成员遍布全世界,但是在前两年这个团队始终保持小团队的节奏,并且到今天为止没有解雇一个员工。PingWest此前专访过GitHub联合创始人,谈论关于公司扩张的问题。

    Zach说创业公司需要的是工程师,如果你愿意去开源社区花点时间,能发现许多不错的人,在哪儿不仅汇集了技术爱好者,你也能不用面试就知道他过去做过哪些项目,甚至可以跟过去和他一起做过项目的人查查细节。这节省了招聘的第一步。

    其次我很疑惑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控制扩张节奏。在PingWest报道过的不少成立了3-5年的创业公司团队多数都在20人以内,依然可以服务上千万规模的用户。我曾经看到一些评论认为工程师不应该按照不同的程序语言划分,这样会限制工程师的能力和发展前景。当我问Zach Holeman是否从招聘时就不应该从程序语言上做限制,他说对这个观点他只同意一半,“理论上来说我们都希望工程师是通才,他们不应该按照开发平台或者语言来限制自己,招聘的时候也应该尽量去找这些人,来保证小团队就可以承担最基本的产品开发,这是我们看到很多公司就几个人的原因;另一方面我认为当一个公司要着重推某个平台的产品时,也不妨去找一两个在这个平台上非常专业的工程师或者设计师,能保证快节奏迭代和控制成本就行了。”

    我把他描述的话总结为十字架模式,通才是横,精通某个领域的人是竖。当然,如果你的公司能同时找到两者兼备的人更好。

    对于如何保持技术驱动和工程师文化,如何让公司发展不因为销售和市场部门的扩张而被稀释,Zach Holeman说GitHub的经验是——让工程师教销售写代码。

    “我们会定期组织活动让工程师团队开设课程教销售和市场部门的同事写代码,这样不仅当需要讨论问题时销售团队能听懂工程师在说什么,还可以让销售团队出去谈业务时清楚的让对方意识到,我们是个技术驱动的公司。”

    第三:初创公司怎么影响媒体——多做功课、每个人都是公司的发言人。

    来自纽约,做地产信息众包平台的Comstak创始人Michael Mandel说媒体不是你们想像的那么难接触,他曾经在某个活动上和一个TechCrunch的记者闲聊留下了名片,当Comstak完成了一轮新的融资时给这个记者写了一封邮件,随后他的公司就被TechCrunch报道了,随后他会定期给媒体发新闻稿,不仅包括产品的介绍,还包括行业分析和数据报告,他在演讲中摘取了一个美国知名媒体对行业的报道文章——只是把他发给对方的行业数据改了改颜色。

    与此同时,他要求公司里的每个人都要有和媒体、用户对话的能力。当收到媒体的邀约,能做到任何人都能立刻回复邮件回答问题。

你还不是该群组正式成员,不能参与讨论。 现在就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