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创业联盟 - 互联网金融

  • 分享

    【司马光】2014上半年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天使投资 2014-10-12 09:33


    天使投资网TSTZ.COM编辑


    自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就以惊人的速度向前以“蛙跳式”发展。而今年上半年在互联网、大数据、社交网络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科技的推动下,以及大众普惠金融意识不断加强的影响下,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模式、理财方式、生产经营策略等的影响更加明显。


    2014年上半年,第三方支付已交易规模突破3万亿;P2P平台更是几乎以400%的速度增长,全国范围内逾1200家,行业交易规模逼近千亿,还有众筹、供应链金融和网络销售等都产生了规模性效应。更显著的是,2014年上半年以银行为核心的传统金融业一改观望或排斥的态度,加快布局互联网金融,并且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国“字头企业、电商企业、运营商、甚至界外行业,如房地产和制造业,等等都开始猛料加注互联网金融。同时,2014年上半年的互联网金融也经历着 “宝宝”们收益持续下滑逼4,百家P2P出现问题、信用体系仍没建立和监管政策迟未出台等一系列波折坎坷。


    可见,今年注定是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的一年,其带来的影响是重大的,但是颠覆,还是重生?是毁灭,还是造就?结果是不确定的。因此,特对2014年上半年的互联网金融产业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1、地方政府支持政策频频出台,行业规范有望建立


    随着互联网金融利处逐渐凸显,虽然央行的互联网金融政策尚未出台,但是以天津、深圳、上海、武汉、广州等为首的地方越来越多的结合自身优势资源,纷纷出台互联网金融相关政策,力求抓住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新机遇。比如,早在2月,天津就出台了《天津开发区推进互联网金融产业三年行动方案》,鼓励搭建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平台,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深圳3月份发布《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符合条件的各类机构,依法发起设立网络银行、网络保险、网络证券等新型网络金融机构,在人才引入方面均给予一定的奖励补贴。


    司马钱分析认为,各地政府争相颁布互联网金融扶持政策,掷出“真金白银”进行揽客的原因,一个是为争夺互联网金融优质资源,以贡献当地金融发展和GDP增长。因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前期资金投入较大,所以地方出台的相关政策,可以吸引并激发很多企业或创业者的加入。但更深层的一个原因或许是依据国家对互联网金融态度的解读,力争在央行正式颁布互联网金融政策之前,努力折腾出动静,做出成绩,引起央行注意,从而获得未来的政策红利。然而,这一现象,在或使得部分地区为争夺优质资源进行恶性竞争,导致资源浪费的同时,由于大部分地方还未行动,所以可能错过联网金融带来的数字红利和信息红利,也可能导致发展较快的互联网金融加剧经济的不平衡性。所以,尽快制定出规范引导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最高政策标准,对互联网金融,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都至关重要。


    2、跨界合作模式层出不穷,监管之道面临考验


    伴着互联网金融的快发展,领域中的“门外汉”概念越来越模糊,运营商、零售业、地产等均成互联网金融中的重要玩家。同时,电商与互联网企业、传统金融机构与地产、国企与网络小贷公司、银行 业与制造业和零售业等的跨界融合已成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新常态”。比如,中信银行 与海尔集团 合作,在业内率先推出了供应链网络金融平台;地产大亨也已通过跨界合作进军互联网金融。同时,百度、阿里、腾讯三大巨头均和多家传统银行达成合作,苏宁云商、联想、搜狐紧随其后。另外,今年以来,已经有至少26家上市公司通过合作等途径即将或者已经踏入了互联网金融行业。


    司马钱分析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门外汉”企业参与到互联网金融领域中来,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呈现出更多包容性和新奇性,有助于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充分竞争、活力充沛的互联网金融新格局。另一方面,该现象也反映出互联网金融领域准入门槛低,监管缺位,这是当前互联网金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恶性事件频发,扩大互联网金融风险敞口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尽快出台监管政策,尤其对准入门槛,业务操作等进行严格要求,同时对跨界进入者差别对待,重点监管防范,是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也或是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未来趋势。


    3、市场逐渐趋于细分化,专业深化延伸成利益挖掘点


    今年上半年,细分发展成了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未来方向,在各方加速的布局下,纷纷根据自身优势选择进攻重心,循着市场的细分化,不断深入创新产品业务,这预示着互联网金融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比如,在支付领域,拉卡拉率先推出低价POS手机收款宝,拓展移动收单市场;众筹被细分为多个方向,新闻众筹、游戏众筹、农业众筹、学生众筹等都是细分方向,不同的众筹企业根据自身的优势,在不同的众筹方向上不断深入挖掘; P2P方面的细分更是明显,像宜信“宜人贷”推出专门针对程序员的产品“码上贷”,而多多智富专注P2P细分领域赎楼业务,分期乐切入大学生分期贷款市场等等。


    司马钱分析认为,消费者的需求变得越来越细致,市场空间的开发方向愈求深向,这是互联网金融获得阶段性发展的表现之一,其结果是未来资产的多元化、虚拟化。同时,市场细分的直接目标是满足客户群对产品差异或市场营销组合变量的多元需求,因此,如何进行市场细分并选择适当的细分市场,成为互联网金融参与企业战略营销分析的核心,同时也为互联网金融的各参与主体,尤其是规模实力有限的中小型企业,面对未来更加激烈的竞争,绕开直面冲突,借助优势,不断挖掘空白利益点,快速扩展市场份额,利用平台优势和流量优势奠定其领导地位指出了新方向。


    4、传统银行开始“反围剿”,互联网思维引导是关键


    俯览互联网金融战局,传统银行虽然前期动作相对迟缓,但今年上半年,银行业向互联网金融进军的步伐明显加快,并在多方面,多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在互联网思维引导下,信用卡“触网”、直销银行、消费金融、微银行和非接触“闪付”等成为银行攻城掠寨的重要战略点。国内首家直销银行民生直销银行日前客户数突破100万户,金融资产保有量达180亿元;平安银行打造平安网上商城和网络平台,推动应用客服机器人,推广微信服务;招行、广发、中信的官方信用卡微信绑定率高达69%、68%、67%。另外,互联网金融成为银行抢滩零售业务的重要阵地,一些银行甚至直接向P2P网贷发起冲锋号角,截至目前至少已经有5家银行涉足了P2P领域,包括平安、国开发、招商、民生和包商银行等等。


    司马钱分析认为, 传统银行的奋起,不仅反映出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必然之势和影响的广泛性,而且传递出了金融改革的信号。另外,面对互联网金融的猛烈冲击,传统银行之所以开始没有绝地反攻,既有轻敌的因素,更是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使传统银行一时没摸不到头脑,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银行业长期以来养成的审慎的态度始然。传统银行在未来的发展中,一方面应坚持和巩固既有优势,充分发挥和继续挖掘风控、数据和支付等方面的优势和价值;另一方面要学习互联网思维,不断创新经营理念、方式和方法,全面提升互联网金融时代新的竞争力。


    5、“国”字头挺进互联网金融,背书增信促进行业发展


    今年以来,各地具有国资背景的企业强势挺进互联网金融,国资企业动作频频,尤其在P2P方面,“国家队”愈发壮大,这或许是一种政策信号,成为加速P2P网贷行业规范发展的强大推动力。5月,陕西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独资设立的金开贷上线,成为首个国有独资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6月,安徽省供销社旗下的德众金融上线;7月,武汉首家国资背景的P2P平台正式运行,众信金融、金开岱、德众金融、金宝保、京金联等平台也获得国资参股。近期,上海P2B互联网金融平台获得千万级投资,投资方为国资担保公司中元国信信用担保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元国信风险管理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司马钱分析认为,“国家队”的入场是P2P行业发展趋近新阶段的标志。某种程度上讲,该现象不仅表明了当前P2P行业的火爆现状,同时将加速P2P行业由蓝海向红海转移,而且国资试水P2P行业是获得监管认同的信号,暗示政策明朗性步伐的加快。另一方面,由于国企存有信用背书的先天优势,并且更加注重风险控制,国资背景企业的不断涉足,不仅有利于提高行业的信誉度,很容易赢得投资人青睐,逐步淘汰那些实力小、风险高的草根平台,还可以通过洗牌、规范行业的发展秩序,有力促进P2P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原本属于“草根”的P2P行业带来积极意义,这是P2P行业欢迎“国家队”的重要原因之一。


    6、比特币抑制性发展长期存在,未来走向不定


    近年来比特币成为人们谈论较多的字眼,但其价值不确定、过度投机、法律地位不明、价格上涨过快、风险提示不足、信息不透明等不可忽视,很多地区和国家都在采取不同措施遏制其发展,而我国的特殊金融体制更是不允许其大肆发展。今年以来,不管是比特币的市场活跃度,还是比特币的交易平台数量和规模都没有大的突破,特别是今年3月份,央行向各分支机构下发了一份名为《关于进一步加强比特币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禁止国内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替比特币交易平台提供开户、充值、支付、提现等服务,并要求银行在4月15日之前,关闭为15家最大比特币交易平台开立的银行账户,切开金融机构与比特币泡沫之间的联系,比特币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


    司马钱分析认为,比特币在我国的发展主要有两点:一是作为一种理财工具,或是一种资产价值保存的途径,这是一种危险性很大的玩法;二是成为不法分子洗钱的重要手段,这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担心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虽然作为一种破坏性质创新的比特币不会消失,并且将不断的演变,是刺激现有金融体制创新的“鲶鱼”,从全球角度看,各国政府出于国家安全的角度,依然会对其进行打压,不记名和“零”障碍流动的优势也将受到削弱,从而缓解其所带来的各种威胁,这使得比特币的前途依然比较渺茫,成为正真货币的可能性更是微小。另一方面,对于运行比特币的运营商来说,为有效预防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等,降低风险发生带来的破坏度,在行业的动荡中稳步前进,既要提升整个比特币的服务水平和客户资产保存的安全水平,也要改变单一的虚拟货币经营模式,不断拓宽业务平台,分散各类非系统风险。


    7、众筹呈差异化发展,股权众筹长期处在“春天里”


    众筹正成为席卷互联网的一股新潮流,激发了我国长期被抑制的创业热情。2014上半年,国内众筹领域共发生融资事件1423起,募集总金额18791.07万元,参与人数为10.92万人,实现了诸多创业实践。其所涵盖范围也从艺术领域扩展到影视、音乐、出版等各个领域,并延伸出众筹“建旅馆”、众筹“买房”、众筹“买地”等模式。然而,一直饱受争议的股权众筹仍然徘徊在法律边缘,没有得到很好发展。另外,面对激烈的竞争,除点名时间宣布从众筹网站转型到智能硬件预售平台外,大部分众筹类网站仍保持众筹的特性,朝向差异化前进,例如,追梦网更偏向文化、公益、影视方面领域。


    司马钱分析认为,一方面,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预计2025年中国众筹市场规模将达460亿~500亿美元,其发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国内现有创业资金的筹集方式,金融格局也将因此改变。另一方面,我国众筹将会呈现出与海外模式截然不同的图景--融资功能逐渐弱化,预售、宣传、曝光功能逐渐被强化,差异化发展成为主流。同时,众筹中的股权众筹前途更加光明。虽然随着互联网众筹的出现,使监管更加困难,并且对股权众筹投资者教育也任重道远,但是股权众筹的发展条件正在形成:信息沟通非常便捷,通过社交网络,很容易找到上市公司的问题,社会诚信体系在逐步建立,搜索网络在逐步改善等。


    8、互联网金融“全民运动”兴起,风险控制不容忽视


    随着互联网企业入局、传统金融业机构的变革、新型金融形态的出现,新进者越来越多,互联网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正面交锋将真正到来,市场格局动荡加剧。截至2014年上半年,互联网金融参与主体主要涉及传统金融机构、电商企业、互联网企业、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众筹、运营商、互联网金融门户、信息服务提供商、IT公司,以及参加进来的其他各类主体等几十多类,数量还在以几何数的形式增加,种类也更加丰富多元。其中传统金融机构基本上是全军亮相;电商企业,第三方支付,P2P和众筹行业占据市场大头份额,互联网金融门户,第三方基金销售,运营商等的参与度不断提高,新兴公司也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另外,越来越多的资金散户、跨行业者如房地产,以及“国”字头企业制造业、法律服务以及研究院校和协会等非营利组织也都加入到互联网金融中来。


    司马钱分析认为,这一“全民运动”在一方面反映出了互联网金融对整个社会的超强渗透力和接受度,另一方面,也验证了互联网金融的普惠价值。同时,这也使得该领域的风险问题更加突出,风险破坏度更大,如若发生系统性风险将波及到每个普通的个人,使得互联网金融领域可能成为下一个金融危机的发酵池,所以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格外重要。另外,虽然手握大量用户、数据、流量的互联网企业在这一轮角逐中更具先发优势,但传统金融机构毕竟根基深厚,尤其在品牌、规模、业务、风控等方面仍具极大的优势,一旦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力,其影响力仍不容小觑。


    9、“宝”类产品收益率优势丧失,新价值点成存活关键


    与开始7%、8%的收益相比,如今“宝”类产品正面临收益滑铁卢,近月余额宝还一度趋向破4,其收益率一直是最引人关注的焦点,收益率的持续下滑使“宝”类理财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丧失。今年上半年,从总体规模看,“宝”类产品第二季度增速由一季度的17.5%下滑到6.5%,降幅达六成。同时,2014年上半年以来各类“宝宝”呈现以下特点:第三方支付系“宝宝”数量增速最快;基金系宝类产品新增数量最多,银行系平均收益率最高;从最近一个月平均年化收益率来看,基金系第一、银行系第二、第三方支付系第三,并且,“宝”产品收益率增长后劲欠缺,成未来发展羁绊。


    司马钱分析认为,“宝”类理财产品收益走低,是一种理性的回归。一方面是因为“宝”类理财产品的收益根源在于货币基金,其收益相对本就不高,所以,对应的“宝”类理财产品收益率自然不会很高。另一方面随着银行协议存款的利率比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滑,以及未来监管层如果取消货币基金协议存款提前支取不罚息,互联网理财开始多样化对“宝”类理财产品的市场份额形成分流,受此影响宝宝类产品的收益率可能继续保持低位,并且银行存款利率的可能上升,“宝”类理财产品在收益上的竞争优势将不复存在。当然,“宝”类理财产品并不会束手就擒,支付、场景和用户体验将会成为其抗衡的三大法宝。


    10、理财产品创新不断,个性化定制或成新潮流


    余额宝等“宝”类理财产品的“争夺战”还在继续,新的竞争者已开始迫不及待地加入战局,电商巨头将触角伸向票据理财新战场,银行反攻的号角也已吹起。从2014年这半年的发展来看,房地产、消费旅游、以及票据等成理财产品创新方向,银行类 保险类、信托类、基金类、国定收益类、结构类、贵金属类、互联网类,以及P2P和P2C等产品创新层出不穷,各类理财产品百花齐放,全面覆盖中高低各类风险,涉及中老少各类人群,期限也是种类繁多。阿里巴巴推出的“票据贷”,新浪微财富“金银猫票据理财”、京东金银猫“小银票”以及苏宁云商“金银猫票据”等使得本就趋于“白热化”的竞争进一步升级。


    司马钱分析认为,金融产品的百花齐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监管层面的容忍度,为更多的产品创新营造了较为宽松的监管氛围,不仅极大的激发了市场活力,而且使理财大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但这种繁荣的景象不断增加监管缺位酿成风险的负面影响,也让理财大众面对众多产品无所适从。另外,无论是P2P借贷、垂直搜索、众筹平台等新型金融业态,还是直销银行、网络保险、网络券商、基金“触网”,各种新形态下的产品创新,其重要的目标客群均锁定个人消费群体。加大产品创新力度,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和服务层次,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推进理财产品的多元化、多样化,是未来产品创新共识。

你还不是该群组正式成员,不能参与讨论。 现在就加入